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母校新闻 >> 正文

汪明义校长一行赴复旦大学考察

来源: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2-01-11
        2012年1月9日

,汪明义校长一行刚结束在浙江大学的考察,带着丰硕的考察成果,在暮色中匆匆离开迷人的杭州城,前往我国著名高校复旦大学考察。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重点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和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成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复旦大学就着手进行本科生课程改革,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全校通识课程改革的大讨论,开展了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通识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复旦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引起极大地反响,收到了学生喜欢、家长赞同、社会满意的效果。

       我校从2009年开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过两年的调研、论证,2011年我校实施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拉开了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幕。在改革探索的进程中,一些阻碍改革发展的难题急需破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明义校长带领副校长王藩侯、孟林、周广均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复旦大学考察,学习复旦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在十多年探索中形成的新的体制和机制。

        2012年1月10日 上午,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在东华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复旦大学与宜宾学院交流座谈会。复旦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吴泉水、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复旦学院党委书记李钧、教务处副处长王颖、复旦学院副院长高效江、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许平等领导就通识课程改革等有关问题与我校领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交流过程中让我们眼界大开、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在通识课程改革的体制上,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成立了专门推进通识课程教育的部门——复旦学院,新生进校不分专业,全部直接进入复旦学院,进行一年的通识课程学习,一年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建立核心课程就是想要突破以往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在学生管理体制上,实行书院制。复旦学院尝试中西合璧,既借鉴国外大学住宿学院做法,又继承中国书院文化传统,构建起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全新学生管理体制。复旦学院下设四大书院,以宿舍为主要载体实施课外教育,以“读书、对话、修身、关怀”为主要目的,以导师进驻学生宿舍为主要教育手段,多专业学生混合居住,实行专业混合、文理混合,将学生 老师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通识课程设置上,以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五个模块设置课程。实践性、讨论性、体验性是通识课程的根本特点,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鼓励每一个教师把自己学养中最精粹的东西、带有自身个性化的东西、可以展现自己思维和魅力的东西来影响学生。这些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是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学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学养打上国家的烙印;二是接受与自身感兴趣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的学养打上专业的烙印;三是接受具有复旦自身特色的课程学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的学养打上大学自身的烙印。

        ——书院制学习的手段与目的上,强调体验与感受。建立经典读书计划,成立读书小组,把每一个学生训练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在全校招募教师免费资源担任读书小组导师;要求老师与学生对话,每一个导师带8-15名学生,经常与学生聊天,交流学习生活的感受;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学术体验,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上一门幸福课,感受生活的幸福,思考生活的幸福,创造生活的幸福;导师每天在宿舍值班,关怀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会关怀自己、关怀别人、关怀社会民生。

        ——在通识课程改革进程焦点上,各部门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与妥协。复旦大学领导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冲击,通识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对专业教育是一种冲击,一是改革创新对原有传统模式的冲击,二是改革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而带来的冲击。各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曾有长时间的争论,各院系曾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过抵触情绪,但是,学校一致认为所有的改革举措,执行者必须严格执行。经过全校大讨论之后,大家明白了改革创新的理念,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逐渐形成统一意见,目前正在全面实践过程中。各专业院系积极性很高,尽量展示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拿出绝招吸引学生到本专业就读。

        ——在通识课程改革的力度上,进一步强化实践与创新。复旦大学认为,针对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学生学习太重专业化,社会过于功利化,学校一定要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必须为学生着想,更好地适应复旦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即便是会带来利益冲突与改革障碍也绝不走回头路,从2012年开始,要将书院模式部分从一年扩大到整个本科教育的四年全程。

        汪明义校长在座谈过程中感慨良多,对复旦大学看准方向就义无反顾的改革创新精神非常敬佩。汪校长向复旦大学领导介绍了我校开设创新班、进行核心课程改革、开展“十个一”活动等改革举措。陆昉校长认为不同学校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实际来设计。陆校长认为,宜宾学院的改革,特色比较鲜明,很有自己的特点,定位很准确,思路很清晰,很多改革举措与复旦大学不谋而合,很多改革思想大胆超前,尤其是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很值得复旦大学学习借鉴,陆校长表示力争在下学期带队考察宜宾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效。

        座谈会上,两校还就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项目,例如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复旦学习一年、教师到复旦进修、干部到复旦挂职锻炼等事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供稿 校办刘静/编辑 星亮/制作 洪蓉)